讲好地球故事 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省地矿局“4.22地球日”活动亮点纷呈发表时间:2021-04-27 14:43作者:喻秦军来源:四川省地矿局网站 如何让地球日走进更多百姓心里,激发大家珍爱地球,受护家园,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4月22日上午10时,四川省地矿局与四川天演博物馆联合举行的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在成都地矿大厦拉开帷幕,为公众打开了一扇窗户,反响强烈。 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明检查指导活动准备工作 层次高。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地质学会、成都地调中心、四川省地矿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崇州天演博物馆有关领导和专家都到场,从不同角度宣传“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 90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刘老说,今天他非常高兴,非常激动,这个活动非常重要。地质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地质科普工作也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一辈子都有一个期待,四川省能有一个地学博物馆,能够说明地球演化历史的博物馆。今天是一个新起点,期待四川地质科普再上新台阶。 刘宝珺院士参加活动并作指导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陈东辉在开幕式上发出倡议,倡议全省地质行政管理者、地质工作者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努力做先进理念的领跑者、建设美丽四川的践行者和大自然的呵护者,把宣传好地球,保护好家园作为自身的使命和担当。 陈东辉致辞 省地矿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江元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全局干部职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绿色地矿建设,为国探寻金山银山,为民留住绿水青山,为实现全省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做出四川地矿人更大的贡献。 江元生宣布开幕 亮点多。平时难得一见的4只大小不一的恐龙化石来到了现场,尤其是位于展厅中心那只10米长2米宽3米高的巨型永川大恐龙化石,最是吸引观众眼球,成为前来参观群众的首选打卡之地。还有巴氏大熊猫化石、30余件各类地质矿物标本也摆在了现场。如果说化石标本抓的是观众眼球,那么,由地质专家担任解说员,把每件标本背后的地球故事娓娓道来,让每一件标本“活”起来,观众们直呼“过瘾”。 接地气。在现场,省地调院、成都测试中心地质专家们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向市民们免费签定珠宝;展示土壤修复最新研究药剂;宣讲地灾自救互救方法,发放地球日宣传资料……每个活动展台,都围满了群众。最让地质专家感到意外的是,观众们还对一幅幅最新完成的四川省地震构造图、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矿产分布图、地质图、水文地质及地下水资源图充满了兴趣,不停地向专家们咨询。“只要我们在讲地球故事时,找准了切入点,艰深晦涩的地质学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群众生活中科普网红。”在现场作讲解的四川省地矿局总工李庆阳兴奋地说。 “一年一度的4.22地球日,是地质人的节日,更是四川地质人讲述地球故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展示地质工作最新成果、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平台。保护地球环境是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我们将加快建设我局地质博物馆,让我局地质博物馆真正成为全省人民了解地球,了解地质的一处新科普基地,让天天都是地球日”四川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说。 活动现场 专家讲解 |